查看原文
其他

救命药,必须卖天价!现实比电影更残酷

正解局 正解局 2018-08-05

正说时势,解码财经,洞悉全局



一味地降药价或否定专利制度,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


正解局出品


在《中国制药业有多落后?真相比电影还扎心!》一文中,局长介绍了中国制药业,今天,再来说一说“天价”药。


看完电影后,很多人大骂药企无耻,置人命于不顾;还有人,将药贵的原因,归结于“万恶”的专利制度;甚至有人宣称,中国人用不上救命药,是西方药企的阴谋。


“生命无价”,当然是对的。但局长想说的是,愤怒解决不了问题,阴谋论更不能降药价。


一个残酷的现实是:救命药,必须卖天价。




电影中,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天价药原型是“格列卫”,在国内卖2万多一瓶,年治疗费用超过30万,确实超出了绝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。


但是,在众多“天价”药里,格列卫真不算贵。


2017年,“美国家庭医生智库”发布的全球最贵药物排行榜,个个吓人。



世界上最昂贵的药物,是Amsterdam Molecular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利泼金,一年的治疗费用高达120万美元,相当于700万人民币。


注意,这是“美国家庭医生智库”给出的榜单,治疗费用是根据保险公司、患者自身、政府支出的费用统计得出的。


也就是说,救命药,在美国也卖天价。


可见,“天价”救命药,并非中国独有。




为什么说,救命药,就该卖天价呢?


一个基本的逻辑是,药企不是慈善机构,只有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,才有足够动力投入重金去研发和推广。


贵,肯定有贵的道理。


先看研发成本。


研发新药时间长,投入大,从前期药物实验,到三期临床研究,平均耗时十几年,耗资几十亿元。


新药上市的成功率很低,仅为1/4000。也就是说,药企花出去的巨款很多都打了水漂。


2012年前后,A股上市公司重庆啤酒宣告研发乙肝疫苗失败,不仅投入的数亿元资金交了学费,股价更是跌去了8成。



世界制药巨头诺华,1997~2011年,投入了836亿美元用于研发,最终被批准上市的新药,也不过21种。


简单一算,每个新药,仅研发费用就高达40亿美元。


再看市场容量。


做生意讲究个“薄利多销”,如果销的少,那么,只能厚利了。


“天价”药贵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用户太少了。


以“格列卫”为例,适应症的发病率约为1/100000,也就说,全球也不过60万病人。考虑一半的人可能没有机会用到这个药,潜在用户可能只有30万。


“格列卫”的研发成本50亿美元,粗略一算,每个病人要承担10余万美元的研发费用。


“世界上最昂贵的药”阿利泼金,人均花费120万美元一年,就是因为市场太小。这药只在欧盟被批准上市,用户不到200人,能不贵吗?


最后看专利保护。


新药研发出来后,收回成本也需要时间。


为了保障药企利益,药物都有专利保护期,一般为20年。拿到专利到药物上市还有一段延迟,药企必须抓紧时间,把巨额的研发成本赚回来。


这在客观上,也造成药品定价“一口说了算”的垄断局面。没有竞争对手,药企可以有恃无恐地卖高价了。




“生命无价”,当然是无比正确的。


但是,拿着这句话,去要求药企降药价,甚至是呼吁取消专利制度,是无效,也是无力的。


比如降价。在商言商,药企本无义务降价。退一步说,降价,降多少合适?以“格列卫”为例,一年需要30万元,有人希望降一半,有人盼着打三折,有人觉得最好免费……一旦开始,便会陷入无底线的道德绑架。


即使药企被迫降价,结果往往是,药品停产了,而非更便宜了。现实中,一些药被强制降价后,要么停产,彻底消失,要么改头换面,重新上市,价格比以前更贵。



比如专利制度。有人抨击专利制度,纵容了药企,甚至喊出了“生命权优先于任何知识产权”。


从某种程度上,专利确实纵容了药企。但是,没有专利保护,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创新药,会被其他公司剽窃,落了个血本无归。长此以往,没有公司愿意研发新药。


印度政府不顾知识产权,强制许可药企仿制,导致西方药企对印度市场,敬而远之,拒绝进入印度市场。


这里多说一句,中国人买印度仿制药,其实是占印度人的便宜,因为,印度人承担了仿制药的后果。


可见,一味地降药价或否定专利制度,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




这是不是意味着,药企就可以为所欲为,漫天要价呢?


当然不是。


药企创新研发,需要获得利润。但凡事要有限度,超过了这个限度,就会损害了公众的利益。


如何才能正确地让“天价”药的价格,降一降呢?


一是中国药企要崛起。


“天价”药是市场定价,降价也要靠市场机制——竞争。


中国人要想用上更便宜的救命药,必须鼓励国产药的创新和研发,在市场上形成与独家进口药的竞争。


(2016年全球新药上市地区分布)


国产创新药的意义,还在于避免受制于人。中国很多患者依赖昂贵的进口药,一旦国外药企退出中国市场,患者将无药可用。这绝非危言耸听,在2015年H7N9甲型流感暴发期间,已有先例。


竞争,无疑是最好的降价手段。


二是中国政府要作为。


对药企,要降低成本。


通过税额抵扣研发经费,是美欧日等国家的通行做法。美国甚至出台孤儿药法案,鼓励药企研发一些利润低的新药。


进口药进入中国后,还需要重新进行临床试验,无形中增加了药企成本,也导致了进口药在中国卖的比其他国家(地区)贵。


今年4月以来,国家药监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新政策,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,将有效降低进口药成本。


对病人,要减轻负担。


第一,价格谈判。中国市场足够大,中国政府有足够的筹码,与药企巨头们讨价还价。


第二,降低税率。中国已对抗癌药已经实行了零关税,但药品在销售环节,仍要征收17%的增值税。对救命药的税率,应该要定向减免。


第三,纳入医保。将救命药纳入医保,用国家财力,保障病人用药。2017年,已有18种抗癌药新纳入医保。如硼替佐米原价13600元/支,纳入医保后只需6116元/支。



第四,打击回扣。救人性命的抗癌药,被当作医药界最有价值的摇钱树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官员就曾透露,进口药一般会被医院加价15%。如果加上见不得光的回扣,成本至少增加20%。


这一切,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,需要在药企、经销商、医院、病人之前取得平衡。


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,“天价”救命药之所以贵,还是因为成本太高。


除非科技突飞猛进,大幅降低研发成本,否则,“天价”救命药卖天价,短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。


我们普通老百姓,能做的,就是少生病、多赚钱。


从今天起,开始养生吧。


— END —

正解局原创,欢迎转发分享


局长每日福利

局长赠书了!

今天赠送的是《用户的本质:数字化时代的精准运营法则》。




内容简介


让用户更快找到、更快下单、更多好评的精准运营方案!用“量身定做”激发强关联性,引导用户主动传播产品;用“情感共鸣”持续引导用户心智,大幅降低用户决策成本。从用户的海量选择中脱颖而出!


送书规则:

1.推送48小时后,留言点赞前2名(点赞数需超过30),各赠书1本。

2.随机抽取1位读者,赠书1本。


近期热文

四大银行雄霸全球,不是荣耀,是无耻!

房地产失宠!开发商疯狂出货,你却在抢房

中国制药业有多落后?真相比电影还扎心!

小米上市:收割机太多,“韭菜”不够了!

广场协议,日本衰落的一块“遮羞布”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